【司马迁在《史记》里面说:“既绌殷命,袭淮夷,归在丰,作《周官》。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
太史公也肯定了,西周礼乐制度,是西周王朝稳定运行数百年的压舱石。
到了西周末年,周幽王沉湎酒色,不理国事。在位期间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尖锐化,政局不稳,为政贪婪腐败。重用奸臣虢石父主持朝政,加重对百姓的剥削,激起百姓怨愤。
加之西夷犬戎攻入西周都城镐京,杀周幽王,致使西周灭亡。
周幽王死后,诸侯们与申侯共同拥立前任太子姬宜臼继位,东迁至雒邑,史称东周。
天下迎来诸侯争霸时代,历史也由此进入春秋时代。
随着周王室的衰微,诸侯王不断崛起,其后又进入战国时代。
我们现在学历史都知道,秦始皇嬴政力排众议推行郡县制的创举,也知道分封制的弊端,以及历史上因为分封导致的春秋战国诸侯纷战、西汉七国之乱、淮南王刘安叛乱、西晋八王之乱、唐朝安史之乱(藩镇)、明朝靖难之役等比较大的事件,还有很多我们知道或者不知道的小的叛乱。
历朝历代中,分封制难以维系的原因都是中央与地方强弱地较量。
而春秋战国,礼崩乐坏,正是由于没有绝对优势的周王室,被分封制下日益强盛的诸侯王“反扑”。
春秋时期,西周建立的等级森严的分邦建国制日渐遭受破坏,周天子也变成名义上的“天下共主”,春秋五霸崛起,周王室权威地位不断受到诸侯挑战。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成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战国时各国公室又受到卿大夫的挑战,出现了“田氏代齐”“三家分晋”等事件,由“政在诸侯”演变为“政在家门”,各诸侯、卿大夫僭用礼乐的现象十分普遍,周天子名存实亡。
“僭礼”成了主旋律,这就是孔子感叹的“礼崩乐坏”时局。】
“幽王无道,西周岂能长久?”
“烽火戏诸侯,夭妃祸国,夭妃祸国啊!”
“这个申侯不简单,幽王废了他女儿和外孙,还攻打他,他转头联合犬戎,攻破都城,扶持外孙上位,幽王这是自作自受啊。”
“想着肯定有人说西周亡于褒姒,呵!什么都是女人的错吗?”
“平王东迁后,周朝确实日益名存实亡也。”
“王绾,天幕如此评说分封,你怎么看?”这是秦始皇。
“周亚夫,你看,他们果然还是乱了,我们还是要尽早做好准备啊。”这是汉景帝刘启。
“刘安?他也狼子野心?!藏得够深啊!”这是汉武帝刘彻。
“八王之乱,还不是因为选了个傻子皇子,十余年的动乱,还引发了五胡乱华,司马氏真是历史罪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大宣武圣》《被迫成为站姐后[娱乐圈]》《我在山中立地成仙》《北齐怪谈》《我能继承角色天赋》《终极火力》【笔墨阁】《万亿军火之王》《华娱之别和我谈艺术》《精灵世界的心灵大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