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biqiwu.org】第一时间更新《开局从乱世开始(基建)》最新章节。
“表叔表婶,瑶瑶表妹,我奶说要吃饭了。”大山腼腆的来招呼三人吃饭。
“好的好的,谢谢大表哥,我们马上来。”书瑶开了门,边走边说:“爹,我昨天挖了野小蒜。娘不爱吃味道大的,你多吃点,我挖了一下午呢!”
书成业还不知道野小蒜是什么野菜,但他是女儿的捧场大王,连连应声说好。
先上的鸡蛋炒野小蒜,再端的凉拌野小蒜。洗菜的时候听小山说书瑶挖得可卖力了,而且人说要给她爹吃,柳娘想了想打了两个鸡蛋炒了一盘。
书成业一看,这野小蒜他认识啊,在他老家叫苦蒜,也有人叫野葱。
吃饭的时候,郭勇还记得昨天书成业说的还要出去一趟,虽说了人说他伤没好这次就不用他陪了。
别看书成业挺大高个,但比起郭勇来说称得上是细皮嫩肉了。
昨天又书成业换了点银子,郭勇看在眼里,所以他怕今天书成业一个人在路上出事,想了想,郭勇主动开口:“表弟,今天让我这大小子陪你去吧,他年纪小但有把子力气,有什么要背要抗的你吱声。”
“行啊,谢谢表哥,今天就辛苦大山了。”
“不辛苦不辛苦。”,大山连忙摆手。
“表叔,我也想去。”,小山比哥哥年纪小两岁,人也更活泼些。
不等书成业回答,老郭头就敲了这小子一下:“你表叔是去办事,你别添乱。”
“是有事,我想去看看粮价怎么样,下次再带你和瑶瑶出去玩。”,从来都不是做好事不留名的书成业坦言。
“甚?要买粮?”,种了一辈子地,向来只卖粮不买粮的郭婆子惊讶了。
老郭头逃过难,叹了口气:“我昨天听王屠户说,最近镇上大户请他杀猪,都直接给钱了。以前请他杀猪,大家都乐得一头猪给五斤粮食并下水,这说明啥?”
说明现在粮食更值钱了呗!减产还增加税收这事都发生了,书瑶早就觉得粮价得上涨。
人人都得吃饭,现在喝稀的还能挖点野菜,真入冬下雪了总不能吃雪吧!
书瑶更担心的是,大多数人都抱着今年勒紧肚子熬过去的想法,如果明年夏收要是有个意外,导致粮价不可控甚至断粮,那问题就大了。
不知道老郭头经历了这样的思考,吃完饭,他和郭婆子嘀咕了会儿,就和书成业说他也去看看粮价。
三人走后,书瑶陪着郭婆子烧水洗碗。
郭小山被拘在厨房教书瑶生火,因为他娘怕他偷偷跟着去。
“小山表哥,我奶去世的时候,一直念叨着从老家逃难的事,舅爷有讲过逃难吗?”,书瑶假装好奇地问着郭小山。
郭小山腿上架着柴火,使劲一掰:“爷爷就讲过他小时候在老家也是种地咧。”
看着书瑶兴致缺缺的样子,小山抓耳挠腮的回忆爷爷有没有说过逃难的那些事。
还是郭婆子接过话:“你舅爷年纪大了不爱讲这些,早些年我和他成亲那会儿,逢年过节他就往西南的方向磕头烧纸钱。后来儿子大了,又娶妻生子,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就只有在祭拜的时候念叨了……”
“一家子逃难,临了就剩下他一个。”叹了口气,郭婆子捅了捅火。
书瑶静静地看着火光映照在郭婆子满是皱纹的脸上。
“不过,我倒是听他说过一些,说什么老家在吴越之地,水乡物产丰饶,家里种田养蚕,也算是殷实人家。”,说着郭婆子看着书瑶,“一场水灾,什么都没了,还冲走了两个。逃难路上,两手空空的,都不知道你舅爷是咋坚持到我们青山村的。”
郭婆子三言两语概括了逃难的过程,但书瑶知道,一大家人逃难,最后活下来一个,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
不难推测,路上一起逃难的,和老郭头一样失去亲人的不在少数。
郭小山把柴往灶孔里添,疑惑不解的问道:“洪水都冲没了,那一路上我爷吃啥?”
郭婆子不再言语,敲着盆走到院里咕咕咕的唤鸡啄食。
拍拍手上的灰,书瑶想到了现代的很多影视剧,都美化了逃荒的过程,什么沿途乞讨,卖身为奴……用她的话来说,这些情况可能存在,但是靠着这种方式成功逃难的概率很小。
逃难,不是一家人一村人搬迁的小事。
华国自古以来都讲究故土难离,人离乡贱。
逃难——这就意味着要离开家乡,丢弃祖祖辈辈经营的土地,对于传统农耕文明下成长的华国人来说,是最迫不得已的选择。
被讨论的老郭头正带着家里不多的银子,和书成业一起打听粮价。冷不丁的他摸着耳朵,好端端的咋发烫呢?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比奇屋】地址:biqiwu.org,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