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清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比奇屋biqiw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宜都郡山水环绕水汽充足,坐落于山坳里的周家村在夏日暴雨来临之前,暑气将人闷得喘不过气来,周惩家院子里头绿的泛黑的芭蕉叶经过数日的暴晒,蔫答答的等着一场暴雨让它重新焕发生机。
不大古朴的院子里,女子爬上木梯子举着白灯笼,垫脚想要将其挂上屋檐下面。
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紧紧的扶着有些高的梯子,担心上面的人摔下来。
灯笼方才挂了一边的,还不待两人将木梯子移到另一边,一道细弱的呻\吟声从小院里的偏室传出来,二人皆闻声皆放下手中的东西向着屋内赶去。
屋内躺在床上的老妇人已经醒过来,她的脸上满是哀伤,哭了太久的眼皮浮肿起来,喉咙里不间断的□□,像是承受着什么巨大的痛苦。
小姑娘为其顺着气,想要让她好受些,过了许久,老妇人似是终于缓过来了一点,坐直拉着一身素白女子的手,抬首泪眼婆娑:“弥弥,那消息是假的对不对?”
谢蕴听闻这句话,一时间悲从中来。
***
前些时日,北魏的铁骑度过黑水河攻下了彭城,朝廷派了谢氏的将军带着兵去阻那准备继续南下的北魏兵马,岂料谢氏的将军竟然被羯人困在了雎州。
朝中王谢两个世族独大,朝中的兵马也悉数掌握在这二族之中,王氏的兵马在会稽郡往下绵延镇守蠢蠢欲动想要分一杯羹的南疆蛮夷,北面全靠谢氏的兵马抵抗虎视眈眈的羌人、羯人。
若是谢氏的兵马被困死在雎州,那北面没有兵马镇守,届时羌人与羯人恐怕便会长驱直入。
就在南人皆以为南梁汉人的朝廷要被安氏一举拿下,窃夺国本之时,从蜀中锦官城来了位将军被朝廷封为荆州总督,临危受命带着兵马去解北面战事的困局。
这些乃是国家大事,本不用他们这些日日为温饱所困的斗米小民操心,但却与周惩他们这个小家息息相关。
谢蕴的夫君周惩原是荆州军中的一名百夫长,本是北地中原人,数十年前随着南梁朝廷南迁至宜都郡,如大多数南人一般,胸中热血未凉,盼望着有朝一日能够收复故土。
只可惜,南人热血未凉,南梁却仿佛是习惯了南地的纸醉金迷,这些年一直未曾动作,甚至偏安一隅被十数年的安稳养的骄傲自大,不然也不会有谢氏数十万兵马被困雎州这样的荒唐事。
周惩心中抱负无所施展,在听闻新来的总督要领兵北伐后,兴奋至极自告奋勇随同军队一起北上而去。
当时听到周惩的决定,谢蕴便觉得不妥,却无从劝起,哪一个南人不想收复北地,将羌人与羯人赶出中原?便是谢蕴的父兄还有她自己亦是存了此志。
只终究是迎来了噩耗,昨日傍晚,驿使从北面村口也是山坳的另一个出口而来,直奔着周家。
周家村子不算大,从村头到村尾只有穿过村子中间的一条路,拥挤的地界儿上,住的二十几户人家主基本上都姓周,却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亲缘关系,其中有十来户是因当时北地南下的汉人,被南梁当时新设的律法,将同姓的安置在了这一处。
为了村子里的和谐,又因的都姓周,当时有人拿着族谱往上溯源,当真在祖上寻到些关联,便重新编了族谱,设了宗祠,选了族长,有了如今的周家村。
周惩的小院子在村尾,驿使的袖子上系了条白绳从村子里穿过,让瞧见的人都纷纷猜测,又是哪家的父兄亦或是夫君死在了战场上。
周母在看到驿使向她们院门方向来时面色便开始不好,再听闻这个消息之后,当即昏死了过去,周家幼妹亦是被惊的六神无主。
谢蕴定了许久的神,才反应过来请求驿使帮忙将周母抬进屋内去寻大夫。
一顿慌乱过后终于安静下来,大夫来了把脉,道周母只是一时气急攻心晕倒了而已,醒过来了就没事了方才松了口气,谢蕴掏出些银钱送走大夫,她回头想起再向驿使问问具体的情况,却见人已经走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当医生遇到法医后》《权力巅峰》《从机械师开始无限转职》《什么年代了,还在传统制卡》《万亿军火之王》《了了》《全职高手之我有一个背后灵》【系统流小说】《你们修仙,我种田》《竞选神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