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耳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比奇屋biqiw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虽然时机看起来有些突兀,但楚白向顾烽掠与尹粟询问是否曾患有精神疾病,提出的这个问题并不是凭空假想的空穴来风。
之前在录档案时,楚白再度回忆了一遍翻看资料时的场景。由于注意到了每个特殊生档案中的“补充说明”都是被后来填上去的,所以当时楚白就格外仔细地又看了一遍每张已有的补充说明。
她现在认识的人中,已有补充说明的人总共有两个,叶川和蒋栀月。叶川的补充说明是“孩童时期被诊断出臆想症”,而蒋栀月的补充说明是“于童年时表现出精神分裂症状”。
而楚白自己、顾烽掠和尹粟没有在第一天录进档案,所以当时她偷看到的几张纸里就只有基础信息,补充说明的地方和照片处都是空白。
但她们这些情况毕竟是少数,大部分特殊生应该都是在被通知后,第一时间完成了档案的录入,所以可供比对的“补充说明”还算齐全。
而且,怪不得学校要对特殊生档案的存在保密,因为在将注意力放在上面后,任何人都能轻而易举地察觉到异常——
这些学生,全部都有“病”。
楚白当时就发现了,这些一页页的“补充说明”,几乎将这唯一的共通之处赤|裸|裸地摆在了面前。
臆想症、精神分裂、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焦虑症、谵妄……
视网膜动脉阻塞致盲、感音性耳聋、神经性嗅觉障碍……
所有“特殊生”,在那几行“补充说明”的描述中,都曾患上过“病”!
假如“病”是划分“特殊生”的标准的话,那么原本文件夹中的档案排列顺序,此时就呈现出全新的意义了。
特殊生全部被分进了9栋。而楚白看到的,根据文件夹中档案从前往后,楼层逐渐降低,寝室位置也逐渐向中间靠拢。
当时的她只能判断出,学校所说的“系统分配”是谎言,寝室的分配有人为的深意。但楚白无法推断出这个前后的顺序,到底是由什么作为标准分配的。
但如果将“【病】是特殊生的划分标准”这一点考虑进去的话,一切就豁然开朗了。
学校以精神疾病到身体疾病;真实确诊到表现出症状;患病时间长到患病时间短这三组因素综合,从前往后排列了档案的顺序。同时,这也同时代表着特殊生们在9栋中的位置。
比如同样是精神疾病,叶川便与蒋栀月同样在最高的楼层6楼,但叶川曾确诊过,所以在最深处的654;而蒋栀月只是曾表现出症状,就在更靠近中央的对面寝室。
不知道写下这些补充说明的人,到底是从哪获取到这些信息的。但有一例叶川亲口承认过的事实作为验证,可信度绝对不低。
那么按照这个规律推断,虽然当时楚白只看到了叶川的档案,但作为被分配至整个9栋最高最深处的654寝室的人……顾烽掠与尹粟,一定也曾确诊过【病】。而且,一定是精神疾病。
只是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把我也分来654了,明明我又没得过病。
难道是因为超忆症?不对啊,超忆症又不是精神疾病。
看来学校这个管分配的人,医学常识很不过关啊……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