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晏明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比奇屋biqiw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爹,我们回来了。”
“好香啊,爹,你做了什么?”
陈伯先脸上露出笑意,快步打开殿门,便看见十几个孩子呼啦啦涌进来。
“爹,你看我挖的多不多?”
“爹,我挖的最好了!”
“陈叔,我挖了最大的,比陈康胳膊还长!”
“陈叔!”“陈叔!”
破庙充满了小孩子们热闹的嗓音,看起来陈伯先和他们十分熟络。
郭清撂下盖子,走了过去。
“孩子们,快来拜见东家。”陈伯先领着孩子们站直问好。
郭清和他们聊聊家住哪里,家中何人,简单几句对答,孩子们的拘束少了,话也多了。
大大小小十三个小孩,陈康四个自不必说。另有九个小孩,三个是县里平日和他们一起做零活的孩子,两个是溪南村,四个是溪北村。大的有是十二岁,最小的9岁,这么大的孩子在古代算得上半个劳力,各个都很能干。
基本情况了解后,郭清也不废话,给他们现场结钱。
郭清拿来几个箩筐和老称,叫陈康负责分拣验货,陈留称重,陈聪算账,陈富分类放好,最后由郭清带着陈伯先发钱。
四个孩子立刻严肃起来,没了刚才嘻嘻哈哈的样子。
陈康按照昨日郭清教的:“大家排队,其他人可以把松茸先拆开,方便一会分拣称重。”
溪北村的草儿第一个上前,放下背篓把松茸一颗颗从树叶里拆开,放到陈康面前。
“这个菌盖伤了。”陈康把破损部分展示给草儿看。
草儿忙道:“许是碰到了什么,这个我拿回去吧。”
陈康点点头,把她的松茸摆在一边。陈留取过来称重,他报完数,陈聪很快就算出价格,郭清听着无一算错,满意点头示意陈伯先发钱。
陈聪幼时便十分聪慧,陈伯先教孩子们学习时便发现他的算数天分,着重教他验算数字,想着日后送他去铺子里做学徒,长大了做个账房。
郭清知道后索性点了他来算账。
陈康的挑拣公平公正,没人敢耍赖,孩子们只会唯唯点头,想着下回定要小心些。
陈富最后轻手轻脚将松茸分大小放进各个背篓。
流水线十分顺畅,不一会就全部算完。孩子们喜的眉开眼笑,抱着铜钱激动的脸都红了,真的是钱啊。陈康说的是真的,这个老板真的用铜钱换这没人吃的松茸。
县里还好些,村里的孩子还是第一次赚到铜钱呢。
草儿收获最多,去了不符合要求的也有十三斤,收到52文。最少的二斤,是年龄最小的孩子,他美滋滋把八文钱交给自家哥哥,跳着脚让哥哥给他买糖吃。
最大的松茸有20厘米,重一斤二两是溪南村的金儿挖到的,郭清单独奖励他十文钱。
“孩子们,这两个月我会一直收松茸,你们回家告诉大人,我明日去溪北村收购,如果他们愿意,只要午时聚集溪北村便可。你们要和家长说好,我要的松茸必须是最高标准,做到的我才收,记住了吗?”
“记住了,郭老板!”孩子们齐声答应。
送走他们,郭清嗅着炖肉的香气,不再煎熬:“孩子们,开饭!”
“哇,是肉哦!”陈富飞奔过去,狠狠吸了一口香气。
孩子们齐齐咽着口水,陈伯先笑的合不拢嘴,掀开盖子,热气爆开,充满了每个人的鼻腔。
饿狼般吃光了炖肉和米饭,陈富捂着肚子呼出口气:“要是能天天吃肉就好了。”
瘦瘦的身子支撑着圆圆的脑袋,他腆着肚子的样子太像漫画里的小孩了,郭清忍不住揉了他一把:“以后咱们天天吃!”
吃饱喝足,郭清赶回现代去卖菌子。今天他自己挖了十二斤,孩子们挖了九十多斤,加起来足有一百斤了。
刘老板看着他一框框搬来松茸,脸上笑开了花,爽快的结账,几个大的也没多赚他的利润,按照客户的报价给他,是以郭清今日大丰收,赚了8万块钱。
前日发疯效果不错,郭清回的晚了他们也不敢明着找茬,想着郭超要给他下药,他在家连水都不喝。
深夜,赵蕾嘟囔道:“这小子是不是察觉了什么,怎么什么都不吃?”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