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夜映月明》转载请注明来源:比奇屋biqiwu.org
达到酒泉市时还不到中午纪臻霓先找地方安顿中午再跟领队见面。
领队是她一个户外探险俱乐部的朋友给推荐的,一个藏族小伙子普通话不太顺溜还老喜欢发语音。臻霓想大概是他打汉字更不顺溜。
她本来找了另一支西行进罗布泊的队奈何出发前和汤胤横生枝节,她一门心思绕在他身上,没做足准备。进罗布泊是大动作找车队,和当地监管部门报备,和救援队打招呼谈价格准备各种繁杂的补给要是没工夫准备,只能告吹。
饶是她信任朋友介绍的人也信任藏族人,可孤男寡女出行总是不妥。所幸碰巧有另一个女游客据说是失恋,就想散个心,去哪都行两人这才搭上伙。
三人中午约在饭馆碰头领队很好认黝黑瘦高穿一双短靴一看就是藏族人。而另一个姑娘,和臻霓年纪相仿,留齐耳短发,行囊更是简单,一台单反,一个背包。
先是分别自我介绍,领队叫桑吉尖措,活佛给取的,勇敢之意。
姑娘名叫奥熹,内蒙阿拉善左旗人。臻霓一听,条件反射就问:“蒙古族?”
奥熹咧嘴笑,“不是,汉族,我家那儿也不骑马。”
轮到臻霓自我介绍,一说是青碧人,奥熹也立马问:“苗族人?”
臻霓也笑,“不是,汉族,我家那儿也不玩蜘蛛蜈蚣。”
最后是桑吉,他说他家在夏河,怕她们不懂,又补充了一句,甘南州,知道吗?臻霓显得很积极:“当然了,我以前进藏第一站,就是去的夏河。”
甘南藏族自治州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夏河是下属县城,许多人以那里为进藏的起点或中转站,没什么商业气息,纪臻霓非常喜欢。
臻霓问他:“那你为什么不在那边跑线呢?”
桑吉说:“姐姐嫁来这边,我就跟着过来了。”
……
基本熟络之后,三人开始商议线路。奥熹没什么想法,得知臻霓称得上是个旅游达人,就全凭她做主了。
之前臻霓就已经查过路线,这条线常规来说,是从312国道下张掖,沿黑河往西,一路塞外戈壁,祁连雪山,烽火楼台,胡杨深林,最后抵达酒泉市结束。现在既以酒泉为起点,算是倒着走回去。
桑吉姐姐家就在沿线之中,所以朋友推荐了他。
桑吉夸她很懂路子,民国总统政治顾问、英国人莫理循曾在1910年走过这条路,是名副其实的古丝绸之路。
既是倒着走,则以张掖为终点。这段路好走,就算期间要考察观赏拍照,一天下来怎么也走完了。所以抵达张掖后,他们定了转向前往祁连,玩冰川,然后看路况再决定是去敦煌还是嘉峪关。
顺利的话,三天内便能结束行程。
出发时间定在午后。
跟当地向导出行是相当惬意的事,要这个向导本身健谈,那更是锦上添花。他们常年在公路上奔跑,见过各种奇人异事,接触过天南地北的人,聊起天来十分有趣。
途中经过一处古驿站,接连的烽火台昂首排列,哪怕过去千百年,他们依然如此尽忠职守。桑吉说,往下走有个小村庄,村民还保持着古老的农耕方式,臻霓当即让他带着过去了。
大多数游客都像奥熹那样,举着相机拍来拍去,奥熹从阿拉善出来,对沙漠自然不新奇,她的镜头聚焦的都是人文。村子里的小孩见了,又怕又好奇,躲得远远的偷看。大人老人则行色匆匆,对她这样的游客已见怪不怪。
而纪臻霓是个很会对陌生人表露善意的人。她往村子大树底下一坐,捧起画本描绘一群老人闲聊的场景,画久了,便引起了注意,一两个老人先凑过来,一看见她的画,立即把大伙都叫了过来。
她就这么得到了和这些老人交谈的机会,奇谈异事、神话传说,以及乡里乡亲的风俗趣事,她什么都愿意听,并积极应和,老人们不亦乐乎,更是滔滔不绝。
村子这么一耽搁,抵达张掖时已至黄昏。
为了节省路程,他们决定在峡谷附近扎帐露营。
两个姑娘负责生火,桑吉负责搭帐篷。余光中,臻霓瞥见到桑吉悄悄举着手机对准她,今天沿途她就发现过一次,心想是他带线的习惯,给客人留个纪念,也发发朋友圈做宣传。臻霓不反感,倒是想让他随意些,不用这样怪不好意思的。
她直接看向桑吉,“桑吉啊,偷拍我呢?”
桑吉一怔,下意识收回手机,嘿嘿笑。
奥熹在一旁揶揄道:“桑吉啊,你怎么不拍我呢?因为臻霓长得好看是不是?”
桑吉变得十分羞涩,抓了抓头发,回头继续弄帐篷。
第二天一早进过峡谷后,他们继续启程前往祁连山。
午间赶路,车里放了新闻广播:“xx卫星于北京时间……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臻霓突然说:“桑吉,换个台。”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