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里有传言曰——枭卫叼去的官儿,不啄得剩张皮,是回不来的。
冯桂被抓之后,已投奔了左相的原蒙荫派俱都慌了起来,他们自是顾不得冯桂杀人案是真是假,只觉得枭卫在追杀完刑部前尚书的余孽后,终于要向他们这些残党开刀了。
一时间京城内夜行马车不断,孔方兄如水般流入左相一脉的清流府中。
两日后,朝堂上便有御史台官员弹劾新科状元亡父却不上奏辞官丁忧,是为不孝。御史台本欲借此淡化陈望苦主之态,却教他当堂驳斥说亡父血冤魂未散,一日京中邪佞不除,誓不回乡。
御史台多少年来都是站着道德山尖上,上骂昏君下骂群臣,这一下却是不小心栽了。若是陈父病逝还好,如今他是被杀,人家案子都没定,就逼人辞官,不知是何居心。
文武百官算是第一次领教了状元郎的口舌之利,好事的武官帮腔嘲讽了御史台两句,便将朝中清流点炸了。
据陆爹回家后描述,陈望站出来接连舌战御史台、大理寺、吏部三大朝中著名嘴炮,直说得几个年纪大的当庭摸药丸嗑了两粒才没倒下去,最后圣上都笑了说你等再吵下去是不让朕用午膳了,两边这才收兵下朝。
又次日,圣上下旨,翰林院编修陈诺之升吏部员外郎,暂代吏部侍郎行事。
进士入翰林院后还不算安定,就像秀女入了后宫,是近中宫之侧成青云大道、或是居冷宫之远萧索度日,往往就在第一次出翰林院的时候。
尤其是冯桂被关在枭卫府的时候,忽然下旨让陈望代吏部侍郎之职,那就只有一个可能……冯桂已是君王弃子了。
而弃子的下场……多半是有冤的报冤,有仇的报仇了。
……
四月十二,陈父头七之日,冯桂因当众杀人,又被查出豢养买卖幼童、掳掠良妇等罪,流放塞北,永不赦归,其三族废族学、夺科举之资。
枭卫府是最先收到上面的判决令的,陆栖鸾连日在如山的密档里找寻冯桂罪证,终于有了成果,一收到消息,便想去找陈望。
陈望自升了吏部员外郎,便搬去了吏部官邸,也正是因圣上有器重他的意思,府中尽管白绫飘飘,却也是门庭若市。
“……当心着点,里面的物件可沉着呢。”
陆栖鸾到时,大大小小的官员和他们带来的随礼里,金银器碰撞的声音时不时飘进耳中,引得陆栖鸾心中升起一丝古怪。
“请问……可是陆小姐?”
府里一个小厮见她来了,连忙迎上来。
“我是,陈大人可在?”
“在、在的,今日老太爷头七,陈大人自然是在的。您家那位陆小公子也来了,好像正在后院与陈大人说话。”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